揭秘公益黄埔课程,速来get你想要的

“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三期第一阶段课程已结束,高言值课堂教学,高强度学习节奏,创新性实战模式,工作坊头脑风暴……学员们感慨:果然是公益黄埔军校!此次培训主打“实战“牌,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夯实实战基础,课堂所学必须“实用+前沿+精华”!现在,公益黄埔军校课程揭秘模式正式开启,一周精髓尽在关键词,小伙伴们赶紧搬好小板凳围观吧——

“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三期第一阶段课程已结束,高言值课堂教学,高强度学习节奏,创新性实战模式,工作坊头脑风暴……学员们感慨:果然是公益黄埔军校!此次培训主打“实战“牌,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夯实实战基础,课堂所学必须“实用+前沿+精华”!现在,公益黄埔军校课程揭秘模式正式开启,一周精髓尽在关键词,小伙伴们赶紧搬好小板凳围观吧——



关键词预告:社区营造、设计思维、公益项目开发与设计、筹资


Key words 1:社区营造


如果你也在发愁,怎样才能取得社区工作实效,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来来来,赶紧加载一个新理念——“社区营造”。


简单地来说,“社区营造”就是对社区的“经营”与“创造”。其实现的关键在于“社区参与“,重视社区的”主体性“及”自主性“,强调结合社区特色开展项目,动员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其中,自下而上形成可持续动力。


“社区总体营造,以‘造人’为目标,以‘造社区’为手段。——台湾社造联盟理事长卢思岳

在社区营造方面,台湾已有不少成熟经验。台湾社造联盟理事长卢思岳与“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三期学员分享了社区营造的方法、工具、案例以及政策、总体建设成果。他认为台湾社区营造的成就离不开台湾扶持政策的推动、离不开台湾社会组织的倾力参与,但是最离不开的,是持续参与社造、坚持社区服务的人。因为“人造社区、社区造人”,“造人”才是社区营造的最终目的,让人得以充分发展,让人能够享受美好环境。

动员参与:充分挖掘社区特色


充分挖掘社区特点,量身定制营造方案,能够切中社区痛点,激发其参与主动性。


根据台湾已有的实践经验,可主要从五方面议题即“人、文、地、产、景”挖掘在地文化特色。即从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之创造发掘“人”的特质;从社区共同历史文化之延续,艺文活动之经营以及终身学习等感知“文”的特色;从地理环境的保育与特色发扬,在地性的延续,了解“地”的不同;从当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等挖掘“产”的潜力;从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环境的永续经营、独特景观的创造等获得”景“的创意。


在具体的社区营造工作上,则可从六个方面切入,包括人文教育、环境景观、环保生态、产业发展、社福医疗、社区治安。



学员们利用“九宫格”分析社区营造的议题与策略,即根据1个社区议题讨论出至少4个项目及4方面工作开展所需的社区人才及自组织资源

情感联结:社区营造的重要因素


在社区营造的具体工作中,社区工作者常常会碰到解决社区组织缺乏动力、住户间关系冷漠、背景多元没有共识等三大现实难题。台湾TWICE社团法人台湾社区培力学会理事长王本壮会告诉你,正确看待自身的角色与能力,你的工作目标应该是:创造社区共同情感记忆;建构社区共同生活规范;联结社区群体关系网络。



”你需要清楚你的回馈是什么,那是你支持自己做下去的动力。”——台湾TWICE社团法人台湾社区培力学会理事长王本壮


换句话说,情感联结是“造人”的要素,社区工作者应该重视社区关系的营造。这样的思路会为优化社区项目带去源源不断的灵感,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举个栗子:你想过吗,跳蚤市场还能做出不同的逼格——


1.0版:物品义卖 
2.0版:物品义卖+义卖所得回馈社区居民
3.0版:居民暖场表演+物品义卖(交换)+剩余物品捐赠

4.0版:分享物品背后的故事进行物品交换


从交换物质到交换故事,你感受到了其换间的差异了么?加入情感联结要素的项目显然更能吸引人。不妨结合你所正在推进的社区项目,朝着社群关系营造、社区共识凝聚的方向,想想更佳的开展思路吧~

家庭关系:不可忽略的社区营造构成


无论家庭还是社区,其根本都在于强调“造人“,在社区营造中重视家庭教育,是关注社区中人的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在当前,因子女离乡独立发展,家庭成员由多变少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活化、动员社区资源,从家人支持转向社区互助,能够化解家庭压力,使危机成转机,有利于家庭的健康持续、社区的良性发展。



1231.jpg慈善是给鱼,教育是给渔,而社区营造是挖池塘养鱼。——爱家文化事业基金会董事长余宗泽

来自台湾的爱家基金会董事长余宗泽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家庭教育的经验,提供了系列具体建议,包括:举办家庭教育相关议题讲座;社区家庭教育推广驻点服务;发送家庭教育相关议题信息;进入小、中学校,进行儿童品格教育;举办课后长期陪读活动;举办周末家庭亲子活动;举办家庭教育推广机构负责人、干部培训;发展“家人相处与关系乐活成长小组”,等等。

实践策略:来自学员的现身说法


关于社区营造,如果你还想要获得更多的实践指导,别捉急,成都市锦江区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飞准备了满满的干货。值得一提的是,刘飞是“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期的学员,短短三年间,她所在的组织有了快速的发展。此次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现身说法,更给三期学员以直接的触动。



“要实现社区的参与式治理,必须将目标更多地聚焦于社区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并注重通过社区自决来实现社区整合,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成都市锦江区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飞

她建议,从“建立关系“开始,”开展小组活动“、”建立和发展居民组织“、”保持组织的可持续性“、”陪伴与评估“,循序渐进地推进具体工作。
在最初开展基本情况调查与问题分析时,须要对包括社区人力、物力、财力、人文以及人缘资源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之后系统制定参与式社区计划,通过对比分析选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对如何实施进行计划,让社区居民充分讨论自身的能力、潜力、决心和信心,由其讨论如何组织实施。在实施的阶段,应注意防止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社区领袖而忽视大多数居民;巩固居民组织时,要注意新鲜血液的注入,以免组织僵化;防止社区组织科层化,支持组织决策民主化;防止社区组织停留在服务提供方面,而忽视公众参与。此外,社区工作还需及时反思,重新检讨社区需要;社区组织的经验总结,界定新阶段的工作方向;机构内部检讨、未来工作任务及作出相应安排。 

Key words 2:设计思维


“创新其实并不神秘,可以通过一套流程来实现,每个人都能创新,并且能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愉快的实现!“当听到SAP公司大中国区商务创新首席架构师鲁百年的这番话时,小伙伴们惊呆了:创新居然可以酱紫?!


没错,你也来感受下:在探寻创新方案时,和伙伴们不妨将每一个idea分别写在一张便利贴上,不断往墙上粘贴,不对任何一个设想说不可能。试试看,你是否会因此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不断蹦出天马行空的想法?



“不说不可能,就是说我一定能干,至于干的好坏是另外一回事,把事情先做成再做好,设计思维非常核心的一点是心态。”——SAP公司大中国区商务创新首席架构师鲁百年


再来,利用一些干面条、细绳、透明胶、剪刀和棉花糖,比比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借用其他外力将棉花糖立得更高?你也来一起感受一番“以解决方案为导向”,“把事情先做成、再做好”的重要性吧!



学员们分组做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将棉花糖立在最高处

这只是些小例子。怀着积极的心态,找到一套能够触发创意、最终形成解决方案的方法,你也能具有设计思维(Design Thiking)。


设计思维是一套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于产品研发的创新方法论,同时也适用于公益项目等任何需要创新的工作中。鲁百年教授为“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三期学员分享了包括主题、探索、构思、合成、原型、实施在内的一套创新流程,并通过玩游戏、头脑风暴、画画以及讲故事的工作坊形式,引导学员们聚焦主题发散思维,体验掌握设计思维的快感。


学员们带着同理心进入社区,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充分感知居民需求

课程将授课与社区探访巧妙地结合。学员带着设计思维强调的同理心分组进入社区感知居民需求;回到课堂讨论汇总信息,通过头脑风暴明确主题。学员们以目标为导向,运用设计思维工具探索、构思、合成,逐步明晰解决思路;再通过画画和故事演绎的方式进一步明晰解决方案,形成原型,为下一步实施做准备。


学员们通过工作坊体验掌握设计思维

一整天的课程中,学员们讨论热烈,互相激发灵感,创新流程有条不紊地推进。在各小组解决方案原型的最终演绎中,已持续至深夜的学习激情被完全点燃:学员们奇思妙想故事构思,角色演绎惟妙惟肖,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完成了原本复杂艰巨的任务,呈现出各具创意的社区项目idea。

Key words 3:公益项目开发与设计


公益项目的开发与设计,直接关系到公益组织的发展。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徐本亮结合自身20年的公益项目运营经验,分享了从项目构思到撰写项目申请书的一套公益项目开发与设计实操方法。


“做好公益项目需要注重‘三势’,顺势即适应潮流,借势即整合社会资源,造势即通过传播让社会理解、关心和支持,共同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徐本亮

和商业一样,需求导向也是公益项目开发的核心。公益组织需要清晰界定主要客户,了解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在这方面,公益组织需要回答这样三个问题:我所在的机构或项目都有哪些利益相关者?我是否了解这些利益相关者对机构或项目的期待?我的机构或项目如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待?


在具体公益项目的选择上,除了运用SWOT分析法,“三圈”原则也能提供很好的思路,即从市场所需、机构所有、对手所弱的交叉区域中找寻到理想的项目。


新闻写作中用到的“5W1H”则能帮助撰写项目计划时坚持目标导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项目(Why)、项目的服务对象是谁(Whom)、项目要满足客户什么需求(Which)、项目目标是什么及如何衡量(What)、项目如何实施(How)。


徐老师强调,做公益项目一定要有一种注重成果的心态,在项目设计时就要想明白项目的成果是什么。在当前,公益项目评估中往往出现将产出算作成果的问题,实际上,项目成果是由服务对象的变化和受益情况来反映的,衡量项目成果必须有一定可量化的指标。


如美国德鲁克基金会创始人、首任CEO兼总裁弗朗西斯•赫赛尔本所说:“只有那些能够持续实现可衡量的成果的组织才能走向未来。”


Key words4:筹资


“和土豪做朋友”,大概是所有公益组织筹款时的心愿吧。面对骨干的现实,当英国救助儿童会上海项目总经理贾影告诉你“放心大胆地去和土豪交朋友吧”,你是不是很想拥抱他?


“当公益项目做得足够好的时候,筹资自然就有了底气!”——英国救助儿童会上海项目总经理贾影

公益组织需要筹集的不仅是善款,还有产品、服务等资源,因而贾老师倾向于使用“筹资”替代“筹款”,而他的筹资秘笈是:公益组织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筹资不是打劫;换位思考进行沟通——尤其在合作初期,避免大幅改变对方的运营模式,让合作能够简单便捷,并尽量将事项融入对方的常规工作中去,使对方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获得双倍回报,增强合作的意愿。
当然,这些都是策略。筹资的关键还在于“机构的产品是否符合客户需求”。筹资前必须问问自己:“他们有什么资源?他们有什么需求?他们和我们的机构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筹资准备工作从项目开发时就已启动,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设计是筹款的关键。这里的需求既包括直接客户(用户)也包括间接客户(客户)即筹资对象的需求。
贾老师还特别提及,如同“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包括个人、人群、机构(政府、区域、基金会、援助机构等)在内的筹资对象越多,公益组织的筹资工作越有保障。

“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三期的第一次课程已经结束啦。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学员们不断深入社区打磨解决方案的阶段;12月初,还将迎来第二次学习安排,期待学员们的精彩表现。

关于“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
在民政部指导下,由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安利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项目。通过实战培训,专家指导,机构资助,海外考察交流,专业论坛与行业课题研究等形式,对接公益慈善人才需求,支持公益慈善领军人物个人成长,探索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新模式。

文章转载来自微信公号:中民慈善
  • 发表于 2017-04-06 13:47
  • 阅读 ( 985 )
  • 分类: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瓜瓜。
瓜瓜。

环境工程研究生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瓜瓜。 45 文章
  2. 溪泽源 44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