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了解,我们才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珍古道尔
 喜欢动物,但是只知道迪士尼动画中的几种?
 孩子问起来,这是什么花儿,只能哑口无言?
中国的哪儿有什么动物,除了四川有大熊猫竟然举不出来例子了?
 去爬山,除了搭帐篷看日出还可以有什么可看的?
     自然之中有太多的惊奇,只是很多现代人已经离自然太远了。仔细观察,
                    
                    
                        “唯有了解,我们才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珍古道尔
 喜欢动物,但是只知道迪士尼动画中的几种?
 孩子问起来,这是什么花儿,只能哑口无言?
中国的哪儿有什么动物,除了四川有大熊猫竟然举不出来例子了?
 去爬山,除了搭帐篷看日出还可以有什么可看的?
     自然之中有太多的惊奇,只是很多现代人已经离自然太远了。仔细观察,其实年幼时最爱摆弄的花花草草虫虫鸟鸟仍然还都在,只是你看不到,或者已经熟视无睹。
    中国有很多的野生动植物却不为人熟知,最熟悉的反而是那些经常出现在媒体中的非洲或者北美的野生动物,例如狮子大象等。
     和那些精彩的人与自然纪录片一样,《我们诞生在中国》很好地介绍了一些中国令人骄傲的生物多样性。中国拥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的荒原,拥有金丝猴、大熊猫的森林,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在保护着野生动物的保护区和村庄,鲜为人知。
     不仅仅是普通的公众,制定保护野生动植物政策的部门也经常因为缺乏普遍的科学的信息,不了解有哪些动植物已经非常危险,快要被吃完/打完/饿死了,哪些地方是最有价值的应该保留不要开发。
     其实除了专门做生态研究的科学家,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公众自然爱好者参与观察自然不仅是一件很好玩儿的事情,而且收集这些信息也有利于更好地通过大数据制定科学的保护政策。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团队联合开发了一个叫“自然观察”的网站平台:
	
    旨在更多人可以更方便地观察自然、记录自然和了解自然。
	自然观察网站截图
 
    通过查询物种和保护地的功能了解中国的自然野生动植物和保护地知识,通过分享转发自己观察的物种记录,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自然信息的收集和保护中来。
	     比如说香肠嘴滇金丝猴,云南白马雪山保护区和天池保护区,还有巴美社区保护地都在保护: 
	
 
	巴美社区保护地的巡护员们 
	
 
	    如果你看到最微小的一朵花,一只鸟,都可以分享给所有人,这是我们生活中小小的朋友: 
	
 
	自然观察APP手机发布界面 
	     即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吃瓜群众,也可以在城市里发现和保护一只猫头鹰。 
	
 
    在北京大学观察东方角鸮
     哪些神秘少见的濒危动物在哪儿?
     我可以去做志愿者保护它们吗? 
     我拍到的东西是什么?
     请植物达人快来为我解答吧! 
     2014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中国自然观察项目,和多家机构合作,开展全国范围的野外调查,建立物种数据库,并基于数据库解读中国自然生态的变化图景。同时,这个物种数据库开发了“自然观察”APP,旨在通过更方便自然爱好者查询分享的方式,促进普通公众对于中国的生态保护的了解,以及参与贡献民间的生态信息,促进科学有效地制定保护政策中来。
如何使用自然观察?
      如果你是科学人或者普通的自然爱好者,热爱自然,喜欢动植物的你,访问自然观察网站(http://chinanaturewatch.org),或者在安卓/苹果应用商店中下载自然观察应用,可以:
 • 查询物种以及保护地、观察点的信息
 • 看看附近有什么保护地,哪些物种,别人看到了什么
 • 随时随地上传和管理你自己的物种观察记录
 • 在野外保存离线记录
 • 生成自己的自然观察地图
• 请别人来帮忙鉴定你观察到的是什么
     你可以把自然观察当成你的自然学习和体验的平台,与同样爱好自然的人交流互动,通过报告生物多样性信息来贡献给研究者和决策者,采取保护行动。如您对我们的平台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也欢迎联系我们告诉我们您的想法,并且关注和参与自然、博物、保护相关的各种活动!
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家/研究者
     科学家,分类学家对于自然观察非常非常重要,希望您可以帮助大家一起学习和认识自然,可以联系我们申请“鉴定者”权限,浏览“记录”页面中显示“我不知道”的物种并点击鉴定。也可以下载自然观察相关的研究和报告和资源。
如果你是一个自然保护机构或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
     自然保护的工作也需要传播和认知,在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安全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保护的重要性。欢迎认领你的保护地进行编辑,记录工作中的物种,并且分享给更多人了解你们的工作故事。
 联系自然观察,请发邮件给我们吧:
 naturewatch@shanshui.org
 撰文、供图/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史湘莹
 编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高向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I-PsJr6c9iWkOp2Kf97PA
                     
                    
                        
                            - 
                                
                                发表于 2017-05-08 17:56
                            
 
                            - 阅读 ( 1989 )
 
                                                        - 分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