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玺: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整合,是我认为行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公益行业知识的系统性积累和传承,是挑战却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公益行业知识的系统性积累和传承非常欠缺。这种积累和传承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公益行业的入行学习资料,或是公益组织的入职培训。

attachments-2022-01-GnPOsjFz61cfd3a02e54e.jpg

我想从一张图片开始。B站上有一套怀旧视频,是2000年方正电脑学校的教学光盘内容。我想大家应该还保留着对方正的记忆。在新世纪之初,方正是国内最大的电脑品牌,消费者购买方正的家用电脑时都会赠送这张光盘。方正电脑培训也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电脑教学机构。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教学目录,大家可以看到,1.1是“打开计算机”,1.4是“关闭计算机”,2.1是“鼠标操作”。这套视频在B站上一共包含53小节,主要包括了电脑开关机操作、键盘鼠标和打字操作、wordexcelwps操作、电子邮件和拨号上网操作。


attachments-2022-01-9bVbxCZe61cfd3c4120c6.jpg

那个年代的电脑培训是很壮观的,现在大家很难想象上百个人坐在厚厚的台式机前练习开关机和拨号上网。而学习者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现在我们可以很轻松的组织数千人的在线会议,那时的场景和技术似乎都已恍若隔世,但其实仅仅是21年前。


那些曾经极其难以理解和学习的事物,在今天成为了非常普遍且方便学习的知识,为什么?


前几天我去深圳参加一个会议,现场一位腾讯公司的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报告,说当代的孩子平均6岁就具备了接入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生在2000年后,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孩子可能很难理解父母时代的样子,开关机打字这些每个人都会的能力为什么需要去花几千块报培训班学习?为什么上一代精英刻苦学习的东西对这代人如此的简单,以至于成为了一种天生技能。这代人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吗?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的论文。物理学家郎之万说全世界只有12个人能懂。但是今天训练良好的中学生也可以理解相对论的原理。我是理科生,如果大家看过爱因斯坦的论文原文,就会发现其实语言非常晦涩,远不如今天物理教科书中的解释那样清晰简单。


在政治学领域,社会契约是对近现代政治学非常重要的思想,如果大家去读霍布斯、洛克、卢梭的书,会觉得非常抽象和繁杂,但是现代政治学教材,可以以很短的篇幅精要的介绍出社会契约的核心思想,也可以用一张表格讲清楚几位代表人物思想的细微差别。


其实这是在成熟学科和领域中屡见不鲜的现象:那些曾经极其难以理解和学习的事物,在今天成为了非常普遍且方便学习的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当代人智力整体提高了吗?还是因为人类的进化太快,理解能力正在飞速的上升?其实与100年前相比,人类的智力水平总体没有发生改变。但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宽度和广度却仍然在不断提升,这是因为每个学科和领域里的知识,经过前人不断的学习和理解,他们的内涵和本质变得明显,表达形式变得更易于接受,总结更为清晰简要,训练变得更科学合理。所以后人学习曾经的新知识时,就不会觉得那么困难。


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知识的传承是非常缓慢的。我这里说的知识是一种广义的,最宽泛的知识,包含了我们关于周遭世界的信息、技能和生活智慧,而不是狭义的书本上的知识。


上一辈人会通过一种相对封闭的方式教给下一辈知识,比如电视剧里我们常见的拜师。不同门派之间受限于经济结构,是很忌讳交流的,特别是一些重要知识。因此如果没有好徒弟,知识就有流失的可能,徒弟往往从很小就开始学习,一般不能对师傅提出质疑。其实不只东方,西方也是一样。


因此,一种新知识的传播需要很久,一个具备一类新知识的共同体的培育需要更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很有洞见的指出,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培养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力、工艺和管理技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attachments-2022-01-zFyJ14ot61cfd3e8875ac.jpg

但是1911年,美国一位名叫弗雷德里克泰勒的学者打破了这个过程。泰勒依靠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管理。泰勒找到了一种流程化作业的方式,使用流程化和标准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思想对社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和冲击,一方面美国军方应用这些方式用了6个月时间就培养出了欧洲需要5年才能积累的人才,另一方面传统的手艺人的生活变得岌岌可危,因为他们原以为高超的技能,在科学管理面前成为了纯粹的体力劳动,无论情感上还是经济上都难以让自己接受。


无论如何,自泰勒开始,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的诞生在了人类社会。虽然科学管理有自己很大的局限,但到今天为止,科学管理的思想在几经修正之后,依然在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因为它改变了人们学习知识的方式。知识传承可以不再完全依赖于师徒制,而是可以大规模集约化,并且能培养出来出高质量的人才。


当然,这里面有一些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很难在这个分享中讲清楚。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提到科学管理时总是会认为标准化抹杀了创新,其实标准的反义词从来就不是多样,而是无序。


我们今天全世界最好的大学、研究院还有艺术学院,得以存在并培养出无数人才的基石恰恰是因为管理和标准化。标准和创新并不矛盾,因为经过整理的标准知识才能让人们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本领域中人类漫长历史间去芜存菁的信息,从而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更加创造性的工作。


讲完这些故事我已经用了快一半的时间,那么这些故事和公益,和今天的主题,和公益人才发展有什么关系?


公益行业知识的系统性积累和传承,是挑战却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悦享新知的同事让我发言时说想让我谈一谈今年去了很多地方的感受。我在三一基金会负责能力支持业务,今年我们团队三个人去了大约30个城市开展交流活动,我自己直接面对面接触的一线从业者超过1000人。每次活动最后我们会有一个评估,请每个参与者分享一个今天印象最深的事,以及一个没有解答的困惑或是还希望了解的事。前者各地有很大的差异,但后者高度相同。大家的困惑和需求集中于几点:



1. 我想换工作,可是我没什么技能;

2. 我不想换工作,我想干公益,但想知道职业发展路径,我的未来可以怎么样,我需要学习什么;

3. 想要看到更小体量的案例,具体是怎么做的,怎么从无到有从好到优的。那些明星案例非常好,但是离我太遥远;

4. 科学公益的框架很好,但我应该如何转化应用。



最后这个问题其实是最普遍的,因为我们活动有一半内容是介绍科学公益的理论框架,时间有限,所以比较少涉及具体内容。当然我们也很快进行了回应,也就是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科学公益第二辑课程《从好心人到职业工作者》和明年的第三第四辑课程。


不过今年给与我启发的不只是线下活动,还包括线上的课程反馈以及三一推出两种活动,思享会和私董会所收集的信息。在这十个多月的基础上,我感受到了一个非常关键和核心的行业挑战,就是公益行业知识的系统性积累和传承非常欠缺。这种积累和传承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公益行业的入行学习资料,或是公益组织的入职培训。


生态学家去测量描述一个森林的生态状况时,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如果普通人想了解一个森林的生态状况,只需要知道森林里老虎的数量就可以。因为老虎位于食物链顶端,每一只老虎的存活,都需要下面一整个生物链条的支持。老虎越多,证明森林生态越好。实际上许多复杂事物都可以找到这种关键指标,可以非常简单却准确的反应事物所处的状态。而入职培训或者入行培训的资料其实就是公益行业的关键指标,是一个组织或领域非常重要的观察窗口。它们代表着这个领域知识积累的程度。


如果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进入了公益行业,他可以学习什么?他的前辈为他留下了什么?他们走过了许多筚路蓝缕的过程,那些来自于真实世界的经验和抽象思考是否被系统的记录和总结下来,并且通过很好的训练方式让后辈得以继承?


一个年轻人,如果去了一家残障组织,他是直接投入工作,还是先接受培训?如果他是跨专业而来,能不能了解残障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谁来教给他残障是一种流动的状态,残障的双轨制路线是什么,残障工作有几种模型。


如果他去了自然教育、财商教育、环保、儿童保护、老年人关怀、性侵害救助、灾害重建这些领域,会不会有好的资料供他来学习?如果一家企业基金会决定转型进行资助,他们想资助一个新的领域,有没有足够的资料来理解这个领域,哪怕是一个质量过关的行业扫描?


我以前在性教育领域工作,那个时候中国的性教育发展非常初期,最开始的工作都要靠自己摸索。后来我们用了大约5年逐步建立了技术体系,当一个新人进入机构后有大约1个月的学习时间。这一个月后他对性教育领域的总体认识,要比最初工作3、4年的我的认识更加完整。虽然我没有后来的这些同事聪明,但他们也并不比我更有智慧。可是他们能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我数年的学习,正是因为前任的同事们共同努力将所学所见进行整理并保留下来并不断修订完善。


今年我问过一些伙伴,如果你们组织进来一个新员工问你有什么推荐学习资料,只选一个你会推荐什么。这不是一个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不科学,只是给大家做参考。大家猜猜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是什么?是德鲁克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attachments-2022-01-HC4lEsfg61cfd40dd3911.jpg

我自己读过德鲁克在华出版的所有书,不但佩服德鲁克先生的知识,自己也受益良多。但是我很难想象经济学领域的学生现在还依赖《国富论》开展工作,也没法想象国家公务员查询《理想国》或者《论语》来进行社会治理。《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虽然仍然有许多精要之处,但即便在管理学领域,德鲁克先生之后已经有了许多重大的管理范式和思想的更新。在这之后我做了更大范围的询问,以及依据我自己多年的搜集,发现目前公益行业有几类可以相对成熟可以参考的资料。


第一是来自过去,特别是1995-2008年期间国际组织的思想。这些思想以项目制为核心,主要工具包括变革理论、逻辑框架等,比较代表性的资料是《发展领域项目管理指南》。


第二类是国内专家或团体开发的,相对被提到最多的是公益五十课,CDR秘书长李志艳的《公益的方法》,徐本亮的《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等。


第三类是参与式工作方法,不过很遗憾,虽然不少人,包括我自己都认为参与式工作方法很重要,但截至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没能推荐出一份资料,个别人推荐的资料其他人都没有听过或是不认可。我当时有一种怪异的感受,在江湖里有一种经典的内功在流传,但没人看过这门内功的心法和秘籍,每个人都是从其他人那里靠着观察和口口相传学习这门内功。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不错的资料,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但核心是在于,我们对于公益知识的梳理还远远不足。我记得中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不停的做卷子效率是非常低的,只有在原有的卷子里去分析,哪些题型容易出错,哪些知识点薄弱,这样才会更快的改进并且提高分数。直到十几年后我才开始理解这些话的意义。


对于一个行业和一个组织来说,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继续一刻不停的实践的边际效应是非常小的,这时更需要对过往进行整理。今年3月我们在引进发展领域管理指南中文版,也就是PMD时我讲过,这本书里其实没有任何新东西,但它是一种经过整合的经验,是系统化的知识。对学习者来说它的效用是不同的。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721学习法则。普林斯顿大学创造领导中心的摩根.迈克尔和他的2位同事在《构筑生涯发展规划》提出的。大意是人们70%的学习成效来自于实践,20%来自于周围的榜样,只有10%来自于正式的学习,比如培训、读书或者课程。我遇到过不少公益组织的负责人用721来说明实践的重要性。但人们总是对721有所误解,721指明了学习成效的比例,但并不代表10%的不重要的,缺少了10%,另外90%的效果都会非常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公益行业出现了非常多专业的工作人员,他们有着深刻的洞见和丰富的一线经验。但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这些宝贵的经验缺少系统化的总结和归纳,而无法成为可以被传承的知识。这些恰恰是公益组织发展非常需要的。因此,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整合,是我认为行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至少应该包含两部分内容。一种是行业性通识知识,一种是细分领域的通识知识。第二种知识是第一种知识的变种和延伸。


另外,如何生产这些知识也非常考较我们的能力。以细分领域通识来说,传统的做法是发布招标挑选一个合适的组织,给与一笔资金,比如20万,用一年的时间来开发。但是过去有许多经验证明这种知识生产的结果难以令人满意。而一些更多样化和灵活的机制会更有帮助。


例如几个不同领域的人在一起,面向一批新的从业者轮流介绍自己的领域,每个领域的专家都可以通过其他领域的介绍来反思并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专家集体根据新晋从业者的询问和反馈修订,这样就更可能产生出好的知识。并且产生知识的过程本身经过设计也可以成为行业交流的网络。


三一基金会致力于推动科学公益,从广义上看,同样希望推动公益领域的知识被系统化的总结、传承和传播。这里面既有基金会自主研发的知识,也包含了上述的知识生产方向和流程。未来几年内三一都将按这个思路去进行知识生产,希望能够为公益从业者,特别是新晋的从业者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当然,能不能做好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这至少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回到这次我的发言题目。我相信知识的总结和传承,而不是资金、政策、网络,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瓶颈。只有知识不断的被总结更新,才能为公益奠定坚实的基础,公益人才能不断的进步。


最后我想分享一点个人体会,我一直认为,人有义务用尽其才华与天赋,且有义务将他理解的世界分享给他人。


我并非将它当做个人品质,而是视为一种道德义务。我相信公益行业的发展不仅来自于任劳任怨勤勉奋力的工作,同样需要安静闲暇,但却严肃深刻的思考和总结。希望十年之后我们再来共话时,会有比现在丰富许多的资料,让那个时代的从业者能够在美妙的知识上建设一个更加美妙的社会。




点击图片 ▽ ▽ ▽

一键订阅#人才发展分论坛话题获取论坛精华回顾!

attachments-2022-01-X0os5A0d61cfd436a07aa.jpg

  • 发表于 2022-01-01 12:13
  • 阅读 ( 661 )
  • 分类:行业

相关问题

1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C h u o X i 卓芝
C h u o X i 卓芝

4 篇文章

作家榜 »

  1. 瓜瓜。 45 文章
  2. 溪泽源 44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