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 | 王放:基于公民科学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探索

我们希望去营造一个更好的城市,希望野生动物和人能够在这样一个高度密集化的空间里面更好的生活,所以所有都是手段,而最终的目标希望一个更和谐更安全的明天。

本文根据王放

在第九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来

attachments-2023-05-LqbY9MDz645fb7d69887c.png

【关于嘉宾】


王放,动物学博士,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野生动物种群变化和保护管理。发表SCI论文30余篇,出版科普书五本,微博、公众号和B站账号总阅读量过亿。主持的公民科学家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以及COP15“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推荐。

                                                  相关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XTJILKWxaEeOWkunFxYog

                                                                                                             ▲王放的精彩分享



前言

当我站在这个草坪上面的时候百感交集。在闭幕式开始之前,大屏幕播放的是唐锡阳老师的片子,大家可能都听说了,唐锡阳老师已经在几天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在白马雪山,在滇金丝猴保护上面的贡献,他对于绿色营的推动,在自然教育方面给世界留下的财产,将永远留存在这个世界。



城市生物多样性:荒漠,还是热点?

今天在座的有很多老师,包括龙勇诚老师,包括在座的很多前辈、师长,其实站在这分享,我心里是非常不安的。我想作为一个半途而废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作为一个半吊子的自然教育从业者,其实我在这代表的不是我个人,我代表的是复旦大学团队的7个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代表的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我们一起工作的小伙伴,代表的是上海林业总站,更重要的是这个题目背后代表是上海几百个市民。


在昨天晚上的讨论之中,我们高频度的听到这些词:跨界、合作、寻找可持续的方式,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在上海围绕一个小动物做的一点点公民参与和跨界的合作尝试。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好像当我们听到环境教育会想到更遥远的荒野,相比非洲、亚马逊雨林,我们似乎对身边的世界没有那么熟悉,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找是不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切入点,让城市自然跟人的生活建立起来更密切的关系,我们能够更容易在身边找到他们。


所以在上海见到这样一种野生犬科动物,在2013年它出现在城市里,还会上新闻,还需要几个专家鉴定;在2018年的时候,它已经活动在上海45个小区里面;在2019年开始做工作的时候,发现这个动物已经变了……

attachments-2023-05-uhwVUSzc645fbaea502da.jpg

左边这张照片是第一次见到他,第一次认真开始我们的观察。教科书里写的这个动物胆小怯弱,但是当人们真正出现在它眼前时,我们发现鼎鼎大名的一丘之貉的貉,从居民楼的通风口探出脑袋,它会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去观察城市,观察人,观察电动车,它对于狗叫和电动车的声音非常的敏感,在天黑之后,它会慢慢从居民楼的通风口走到外面,走到小区里面觅食。


我很吃惊的发现这只貉它一边对着来来往往的市民表现出来相对紧张,它会相对的后退,会躲到一个灌丛里面去。但是在观察一两个小时后,它意识到身边的人好像没有那么大的威胁,然后它竟然主动走到我跟前,抬头去闻我的裤子,看我手上的手电和身上挂着的相机。


貉在上海分布的数字一直在快速的变化。1990年的时候我们知道45个小区有,后来这个数字变成70,在2020年的时候变成110,去年170,而在今年上海城市有超过252个小区是有野生貉的分布。


我们发现其实这个世界在快速的变化,我们不知道是在做研究,做教育,还是在做管理,但是我们清晰意识到的是好像看到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慢慢放缓,我们好像看到中国一批一批的城市正在建设城市绿化带,正在做森林和湿地的改造,正在把城市从一个高度扩张的状态,变成慢慢让生态空间回到城市的状态,而可能貉只是这个城市里面千千万万的亲历者之一。

attachments-2023-05-PIlMCbo3645fbb0e38c6b.jpg

我们发现城市里的貉变多了,有些小区有池塘,它们在河里面捉锦鲤,捉小螃蟹小虾,有些小区有大面积的草坪,他们会去捉蚯蚓,会在草坪里面挖草,甚至嚼这些草根。而有些小区会有猫粮或者不够规范的湿垃圾处理方式,在这些小区里面,貉好像变成一个追随着猫粮,追随着垃圾桶的野生动物。所以我想野生动物进入城市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也并不是一个顺利的过程。


人们会觉得貉进入城市很好玩,但是我们也会看到类似以下的场景。


在2020年的7月,上海松江区的一个不足2千人口的小区,野生貉的数量超过了70只,所以在每天夜晚,居民在小区的甬道里面走的时候,都会看到黑暗里面有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这些小貉会争斗,会嘶咬,或者玩耍,或者确定它们在家庭里面的地位。而且它们是野生动物它们是排尿,会排便。看起来美好的城市生态恢复,看起来有趣的一种古老的犬科的小野兽,好像挺温和,好像挺好奇,但是真正闯入到城市空间之后可能带来有冲突,带给市民困扰。


在2020年的7月份,一个新闻突然在社区各个微信群里面发酵——有人被貉咬伤了,群里有市民脚踝被貉牙齿划过留下的擦痕,还有狂犬病接种的记录。

attachments-2023-05-Q02ys2Oo645fbb28950ed.jpg

没有想到几天的时间里面几百万条新闻在发酵,“上海为什么会出现野生动物”、“看似很萌会咬人”、“这些野兽已经在小区里边泛滥”……所以这个时候出现居民用编织袋尝试捕捉,出现市民出钱希望保安把貉赶走,甚至出现了当街用棍棒的一些奇怪非法的行为,好像我们正在面临一个城市变化更真实的侧面。有美好,有冲突,有快乐的自然发现,也会有违法。所以这个时候又应该干什么呢?

attachments-2023-05-gmYEWnZm645fbb3dc7d23.jpg

这是我再一次回到那个小区的场景,我看到曾经谨慎害羞的貉好像对人丧失了恐惧,它不再需要跟我们慢慢的熟悉。周围的市民慢慢的围着它,我们看到市民的鞋,市民的腿,然后这个小貉向后退了一两步,之后直接一头撞到了我的手机上,它湿湿的鼻子蹭了我的手上,然后扭头走掉,那时候躲闪的是市民。

attachments-2023-05-RFfqTSGW645fbb611fe56.jpg

而在另外一个场景里面,我们看到的是对貉友好的市民,每天为他们提供像小山一样的猫粮。而在这些猫粮的吸引之下,当年出生的小貉本来应该扩散,但是实际却没有扩散,它们留在小区里面。过高的密度让它们随时处在紧张、争斗和不安的状态里面,过高的密度让这个小区出现不应该有的过多的粪堆和尿液的味道,以及夜晚不停的嘶叫和争斗。所以这个小区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有数百条市长热线的投诉,大家在反映的是我们不要野生动物,不要城市自然,认为城市里面根本不应该出现这些东西。


作为一个科研团队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好像在第一天我们觉得梦想成真,觉得自然重回城市,但是之后我们可能面对的是长期的管理问题。

attachments-2023-05-b1BQzYI9645fbb799b315.jpg而这样的管理问题出现在野猪冲到南京闹市的时候,在杭州的西湖边跑着野猪的时候,还有在深圳有豹猫,有水獭,还有其他野生动物,包括野猪已经从北京的石景山,出现在临近北京市区的时候,好像越来越多的城市会面临这样的状况。我还记得在2020年初的时候,我们跟上海的市政府一起开会,我们说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我们说祝贺上海市政府开始面对这样棘手的场景,因为这样的场景在漂亮的城市柏林和巴塞罗那同样存在,超过3千只野猪,不仅带来美好的发现,也带来跟市民的冲突。

attachments-2023-05-bGN2kQ6j645fbb924ac74.jpg

这样漂亮的场景在华盛顿、纽约,在美国东南亚波托马克河的沿岸也是存在的,在那个地方数百万只的白尾鹿装点了树林,但是引起了森林更新的问题,也带来了不断的交通事故,带来了各种各样给人的干扰。


这可能是中国城市面临的一个新阶段,我们认识了自然,我们重新迎回了自然,我们可能需要做好准备重新面对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既有美好也有不安。


02基于公民科学的解决方案

我们想也许在城市里面的问题是需要市民帮助解决的,也特别遗憾在整个故事之初,我们没有办法找到任何的资助,因为貉不是保护动物,因为上海的市区不是生物多样性重点区,我们没有野生动物栖息地,我们没有自然保护地,我们没有任何在法律框架之下能够去吸引到资助,吸引资源的手段。


所以在那个时候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我们坐在一块,大家说要不然试一试,从根上就用市民的力量。我记得当时在复旦大学的食堂里面,我说:“使不得使不得,科研团队要用科研数据去给市民分享,但是怎么能够什么都没干就去跟市民要钱?!”。



attachments-2023-05-I9BaRLG0645fbbf53192f.jpg

我还记得那会赵翔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其实你是给一个机会,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推动,感兴趣的市民会加入。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推动,你们有机会在城市里面建立起来一个跨越城市的野生动物监测,试一试。”,但是一试,试出来4千多个市民,一试,试出来17万块钱,而后又有了益心华泰、“ 一个长江”等公益项目的支持。

attachments-2023-05-ueSDhM52645fbc11a9a9f.jpg

在2019年的11月份的时候我们有了微信群,几百个市民跟我们汇报刺猬、黄鼠狼、貉在城市里的状态。


很快这些微信群里面的网友开始见面,我们开始把上海数据拿出来,大家写下来对于上海的愿望:我能不能够忍受野生动物;能够忍受到什么程度;我住在什么区域;什么样的家庭会更宽容;我们又需要来自政府、科研机构什么样的管理……我们收到了超过170份意见。而在故事的最初,我们低估了这些意见能够给我们的帮助。


我们开始有了市民团队,这些市民团队把我们一个小的科研团队,在上海7个调查点扩大成30个,具体的海外相机和植被样方的数字从20变成了200个,我们覆盖了上海的全部区县。

attachments-2023-05-9i8qCwPc645fbc2a7f404.jpg

在故事的最初,我们觉得在得到市民的帮助后,这些市民会帮助我们建立起来在上海监测野生动物的监测网,我们能够得到这些数据,看到野生动物的变化,看到我们能够通过机构的合作,在科研上面得到产出。但是其实故事的发展好像是一个雪球一样,它在越滚越大,我们不知道这个雪球滚到什么地方。


就在刚刚过去7月份,我们在上海进行“貉口普查”的工作,在微博和微信上面发帖子,有没有市民愿意加入,没有想到大约300个市民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我们带着140多个市民,在7月份的两个周末晚上的同一时间,在上海松江超过42个小区去做调查。所以这些市民陪我们一块看到貉的数据,看到城市居民对待貉的态度,看到小区里面流浪猫的情况,小区的水源,小区的设计。


更没有想到的是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这些参与的市民不光给我们提供了科研数据,他们中有做绘本的教师,已经开始画城市自然的绘本;他们中有中小学的老师们开始把貉的故事,把上海自然生态正在发生的变化,放在了中小学的校本课的课外活动里面;这些市民中还有包工头,他们帮助我们修改小区的规划,建篱笆、建墙,重新想办法让貉生活的空间跟人生活的空间,拉开一点点距离;此外团队里面的法律工作者帮助我们一块在修订城市里面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


时间过去三年,三年里面,好像每个月我们的工作都在变化,接下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三年的时间里,在一个科研团队几个社会机构,政府和几百个市民共同的努力下发生了什么。



我们这些活动比如促进大家走进大自然,举行的观鸟大赛、自然笔记大赛,以及我们新场馆开馆的时候,召集一些志愿者或者热心的市民,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动物们的生活环境。


我们在上海建立第一个跨越全城的哺乳动物监测网,每时每刻都有几百台红外触发相机在实时的回传数据,我们能够在每一个小时,看到过去一个小时在城市里面出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所以这个数据网络帮助我们找到盗猎,帮助我们找到非法的电鱼,帮助我们找到一个又一个动物活动和出现的故事。


这个网络汇成了一个实时的数据库,而这个数据库是市民贡献给我们,这个数据库是复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林业总站,加上同济小伙伴,城市荒野小伙伴等一个又一个的机构和市民共建起来的。attachments-2023-05-Az8pPuoK645fbc493f9e0.jpg

没有人是这个数据库的所有者,这个数据库的使命应该是开放的,应该让感兴趣的人都看到这个城市发生的变化,所以我们建立起来一个开放的数据平台,这个数据平台将在11月份出现第一个网站和第一个公众号,会实时把上海的野生动物故事,用微信和网站数据库的形式,更直接的推送到公众手里。


我们没有想到,当这个数据库监测网络建立起来之后,“上海没有保护动物”这个观点也被推翻了。


我们在上海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灵猫。这个动物传说已经消失了几十年的时间,这是第一次小灵猫的生态影像在上海市区被拍摄到。就在刚刚过去的早晨,我们还频繁的发现小灵猫在上海的北部活动,我们发现了一个极小种群,有超过5只小灵猫,其中可能还有亚成体,它们仍然在上海维持一个坚强繁殖家庭。


在过去的一个月,我们几次在上海发现了豹猫,在过去20年,豹猫被认为在上海消失了。我想这是有趣的发现告诉我们野生动物的韧性,也在告诉我们可能当我们认为没有的时候,是我们没有去做,当这样基于市民的监测网络建设起来之后,我们在不同的区域不断的发现新的自然故事。

attachments-2023-05-iJdJ052A645fbc76874ad.jpg我们发现市民对于这些是感兴趣的,小灵猫的出现引起超过700万条的讨论,有关城市貉的讨论在微博上面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引起1.8亿次的转发阅读和评论,有超过1.8亿个手指按动鼠标讨论着上海野生动物的故事。attachments-2023-05-Hc3Yc4R3645fbc9464dfd.jpg


此时出现了一批科研论文,这既是科研工作者的惭愧,也是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我们写了中国第一篇貉的野外生态学论文,写了中国第一篇城市里面人和哺乳动物冲突的论文,我们写了中国第一篇小灵猫的野外生态论文。同时诞生的还有一批科研的数据,这些科研数据揭示了市民对于野生动物的态度,揭示了他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适应。

市野生动物的自然历史的变迁。它们的脖子上戴上GPS颈圈,这批颈圈的数据在明年的年初会实时的对公众开放,我们会建立一个实体屏幕,以及一个在网上能够观察屏幕的数据监测平台。   

   更好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新技术、新通路、新产出

03





所以若干年后,当我们回看的时候,通过数据积累和论文里面展示的变化,我们将看到一部中国城市野生动物的自然历史的变迁。它们的脖子上戴上GPS颈圈,这批颈圈的数据在明年的年初会实时的对公众开放,我们会建立一个实体屏幕,以及一个在网上能够观察屏幕的数据监测平台。    attachments-2023-05-lGKKsT0J645fbcf18792e.jpg

 当市民点开数据平台的时候,能看到那些背上背着GPS发射器的鸟类,如何在一个星球尺度上面去迁徙。也能够看到那些脖子上戴着脖圈的貉,如何在城市里面穿过小区,走过商业区,在城市里面扩散。

attachments-2023-05-Uy634zuL645fbd2605838.jpg

所以这种天上和地上的数据会用这样实时更新的形式,在明年出现在市民、科研单位以及管理团队的面前,很有趣的是,我们开始跟市公安去沟通讨论怎么样管理城市的流浪宠物。我们跟市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沟通,在谈论除了科研团队和市民之外,这样的城市野生动物管理应该在城市里面变成制度化,由政府来协助社区和协助市民,在各个区县制度化的建立起来这样的数据收集网络。


attachments-2023-05-62YtD5wM645fbd8da30e6.jpg

也感谢昨天在这片草地上面跟我们学猴子叫,学长臂猿叫的丁铨老师,在这些自然历史记录片导演的帮助之下,我们出现第一部中国城市貉纪录片,而在过去10月份也迎来了第二部中国貉的纪录片。attachments-2023-05-9H4Iw02c645fbdb0a4578.jpg在插画师的支持下,我们出现了中国第一部城市貉的绘本,第二套书将以四本书的形式,完整的介绍在上海这个城市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城市野生动物可能出现的变化。当我们把城市野生动物的故事,跟它在烧烤摊捡市民丢掉的羊肉串,跟它在幼儿园里面和小朋友们远远的互动,以及它在上海城市遇到的困难结合起来的时候,这样的乡土自然的绘本,我们希望它是更温暖的,也希望它对于小朋友们更亲切的。attachments-2023-05-ObFNaP8a645fbdc9507c5.jpg


所以这些东西在变成中小学的课程,其中几张照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实践,从鸟到貉,从城市的小微湿地,我们带出了上海小学生的科创一等奖和中学生的科创一等奖。给上海市民意见征集办提了意见,得到了上海市副市长的批示,这个意见非常简单,这个城市乡土自然的故事应该进入到这个城市的中学和小学课本里面,它可能甚至不是泛泛的自然教育,而是在这个城市从杨浦到长宁,从静安到闵行,这个城市发生了变化,应该让城市的孩子们知道。

attachments-2023-05-zXewt7Fk645fbde790ef8.jpg

这个故事还在继续,在刚刚过去这个晚上还有十几个学生构成一个团队,在上海的几个小区去探索什么地方的貉更勇敢,什么地方的貉更温和。其实每个月,这个监测网络的数据和工作内容都在变化,这里面有大量的失败的教训,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好像在推动一个雪球。当我们在内部开会讨论的时候,不知道这个项目在五年十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一个科研团队的能力非常有限的,但是当这么多的机构,当政府、管理者、市民集合在一起,雪球好像会自己去滚动,所以每一年都在发生我们想象不到的变化。


如果这样的工作能够持续下去,我想我希望在未来五年和十年之后,这样一个项目的产出,这样一个项目培养的青少年,或者这样的项目,通过不同机构的推动,通过不同机构的合作,能让城市之中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调查、保护、管理和宣传教育朝着今天的能力远远设想不到的方向去持续前进。


所以在我们心目中一直不觉得自然教育的价值在于自然教育本身,我们也不觉得我们真正是在城市里边追求更高更好的生物多样性,当我们跟市民坐在一起的时候,当我们展示城市野生动物照片的时候,当我们谈论貉的故事的时候,经常请市民提关键词,你觉得这些动物的背后都代表着什么?


当把这些关键词汇总起来之后,我们会发现蜻蜓的背后代表的是清洁的水源;戴胜和鹰鸮的背后代表的是成熟的森林;小鹀的背后代表的可能是没有被杀虫剂和除草剂过分使用的草坪。


当把这些城市自然背后的关键词收集起来之后,不管科研也好,自然教育也好,对于跟政府的合作,跟机构的合作和共同推动也好,其实所有的背后是我们希望去营造一个更好的城市,希望野生动物和人能够在这样一个高度密集化的空间里面更好的生活,所以所有都是手段,而最终的目标希望一个更和谐更安全的明天。

attachments-2023-05-qSzthkOW645fbe0281998.jpg

attachments-2023-05-qSzthkOW645fbe0281998.jpg以上是我想跟大家进行的分享,这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这是一个巨大团队的工作,也非常期待在五年、十年之后,这样一个团队的工作能够朝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向有更大的方向,特别希望这样的模式,这样团队的工作能够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展开。


文章来源:自然教育论坛

https://mp.weixin.qq.com/s/WXTJILKWxaEeOWkunFxYog


  • 发表于 2023-05-14 00:43
  • 阅读 ( 467 )
  • 分类:知识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曾俐
曾俐

学生

21 篇文章

作家榜 »

  1. 瓜瓜。 45 文章
  2. 溪泽源 42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