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水环保张军:要活下去,必须要多做些开源的工作

尽管如此,张军对未来从未丧失过信心,这两年他一直在尝试做一些开拓和自主运营的项目,先保证自己活下去。同时,还影响和支持更多的机构与人来参与公益,“环保公益生态好了,每个机构才会生活得更好。”他说。

从2005年成为安徽绿满江淮环保咨询中心的合伙人、理事,到2014年7月创建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至今张军在环保公益领域已经走过了16年的时光。


16年间,他坚守在公益一线,先后推动开展了合肥地区的母亲河保护、水源地保护行动和黑臭水体监督等项目,并且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减量,先后承接包河、蜀山区几个社区的垃圾减量的项目。个人也因此获得多项荣誉。


面对行业近年来大大小小的起伏变化,张军表达了他的担忧:虽然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前景也很好,但是能支持他们深耕下去的资源很少,而且外部环境越来越艰难。


尽管如此,张军对未来从未丧失过信心,这两年他一直在尝试做一些开拓和自主运营的项目,先保证自己活下去。同时,还影响和支持更多的机构与人来参与公益,“环保公益生态好了,每个机构才会生活得更好。”他说。



01「从“绿满江淮”到“善水环保”」


马广志: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你是如何走上公益之路的?


张军:2003年我从安徽中医药大学(原名安徽中医学院)毕业后,到一家医院工作。由于大学喜欢参与志愿者活动,2005年我到了国际际遇(Opportunity International),主要负责办公室工作;这是一家帮助小生意人得到融资提供担保,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国际性组织。


直到2008年底,我跟另外一个伙伴分别辞职回到了“安徽绿满江淮环境发展中心”(简称“绿满江淮”),开始了在绿满江淮的全职工作。


马广志:机构是在哪里注册的?


张军:当时没有注册,民政部门注册不下来,没有一个合法身份。直到2008年,才以合伙企业的性质在合肥市工商部门注册,就是“安徽绿满江淮环境咨询中心”。


attachments-2022-03-LuIJcXmF621f245f8e50e.jpg


马广志:在国际际遇这三年,你觉得对你后来的公益之路有什么影响?


张军: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首先,让我认识到做公益需要专业化和职业化,这对我后来推动绿满江淮和善水环保的专业化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更加清晰了NGO未来发展路径。其次,让我的未来有了更多可能性,这三年的工作经验为我以后成为职业公益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马广志:为什么选择环境保护这个方向呢?


张军:一是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我是在巢湖边长大的,从小对水就有特别的感情,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与伙伴一起去河里游泳。但当我大学毕业后,却发现一些河流的生态环境恶化了,我就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第二,我在医院工作时,了解到一些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医学上也证实了这一点。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也是我专业关注的一部分。所以,后来就选择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


马广志:2014年,你离开了绿满江淮后创办了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善水环保”)。为什么要重新注册一家机构?


张军: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团队历时3年多合作拍摄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纪录片,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提名奖”。这份殊荣让我们喜忧参半,虽然因知名度带来的境外筹资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同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本地的敏感度大大增强,很多时候工作也有一些不便。


二是,当时我们有一个巢湖保护的项目,由于一些外部的原因和工作环节上的失误,在安徽省造成了不小的风波。这件事对机构影响很大,更难在民政部门注册;另外家庭也给我施加了很大压力。


所以, 2014年当民政部放开社会组织登记的时候,我重新注册了一家机构,就是善水环保。


02「要活下去,必须要多做些开源的工作」


马广志:善水环保现在的运营情况怎么样?


张军:我们是合肥市首家民政注册的本土环保组织。6年多来,善水环保在当地已经有了较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且,各政府部门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现在已经是5A级社会组织。


善水环保每年执行资金大约在200万元左右,过去主要靠国外NGO资助,现在是国内基金会的资助占大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政府购买服务和一些企业赞助。


近一年来,我们开始尝试做第三方购买服务,比如面向学生开展自然保护、自然体验等形式的环保研学活动,收取一些服务性收费。同时,我们开始为企业设计一些定制化的环保类公益活动。


attachments-2022-03-RbOnZb7L621f249cdbb8f.jpg



马广志: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这部分的收入是一个怎样的规模呢?


张军: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两期,效果很好。未来这个版块的资金占比应该可以达到10%~20%。


马广志:未来是否会孵化一家社会企业?


张军:暂时还没这样的规划,目前只是希望作为一个资金筹措渠道。我判断,至少在近几年,国内基金会在环保领域的资助会缩水;我们要想活下去,必须要多做些开源的工作,来扩大筹资渠道。当然,这有可能成为我们机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马广志:我看到你们有一期的招募书强调,“一定要有情怀,有情怀有情怀!”情怀固然重要,但情怀能支撑多少人、花多少时间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呢?


张军:起初,我们团队采取了多种方法、尝试了很多更新颖的模式,来激发公众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但现在我们招全职,不讲情怀了,而是像企业一样招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尽可能提供不低于行业同等水平或者略高一点的薪资待遇。


但同时,我们也希望能招到一些既有专业水平又有情怀的员工。这样的人可能会被培养成中层,甚至是机构的负责人或未来的合伙人。去年,机构已经将我变更为理事长,但是未来我会退到幕后做一些支持工作,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带领机构发展。


马广志:对很多公益组织来说,接班人问题的确是个挑战。稍有不慎,机构可能面临发展危机。


张军:所以,我希望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机构未来发展的可持续化。比如尝试做一些收费型的项目,或者做一家社会型企业来反哺机构,让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水平有提升,让机构负责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保障机构发展的稳定性。


03「公益的职业化、专业化才是更重要的」


马广志:作为一名扎根基层多年的一线公益人,你对当前公益生态怎么看?


张军:最大的感受就是专业人才特别匮乏,而且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尤其是年轻一代,工作几年以后就走了,留下的人不多。原因就在于公益行业比较“狭窄”,虽然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前景也很好,但是能支持他们深耕下去的资源很少,而且外部环境越来越艰难。


当然,人才流失与福利待遇也有很大的关系。公益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但要真正能在行业内深耕下去,获得更高的福利待遇,特别考验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与其承担的工作相匹配。也有一部分人最初是受价值观影响进入公益领域,但工作几年后,面临结婚生子的家庭压力,期待值可能在公益领域无法得到满足,然后就走掉了。


所以,很多公益机构形成了一种现象,成立之初发展得特别迅猛,但几年后就出现萎靡或危机,原因就在于此。如果渡过了这个瓶颈期,可能达到另一个阶段或层次,机构有突破性的成长,或转型为一家专业化的机构。否则,就不会得到太多外部资源支持,各方面停滞不前不说,有时还会退步。


马广志:你所说的“外部资源”指的是什么?政府支持还是基金会资助?


张军:近些年来,政策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慈善法》、《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等法律相继出台,公益行业变得更加有法可依。但对大多数草根组织而言,资源却不是变多了,而是更加匮乏。据不完全统计,《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出台后,国外NGO的资助下降了60%,一些过去依靠国外NGO资助生存和发展的机构需要寻找新的资助。


第二,近些年来,国内NGO数量大幅度增加,还不包括工商注册和没注册的;而国内提供给本土NGO项目资金的基金会本来少得可怜,“僧多粥少”,开展项目举步维艰。只有头部机构才能得到资助基金会的“青睐”。


另外,政府购买服务这些年确实增多了,但大部分可能都集中在社工机构,尤其是大学教授创办的和一些有独特资源的社工机构占了大部分。还有一部分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大都还停留在10年前的状态,有(政府购买服务)就做,没有也可以不做,除了品牌相对比较老之外,机构并没有太多改变。


所以,从我十几年的从业经验来看,钱可能只是一方面;公益的职业化、专业化才是更重要的,而人才的培养是最关键的。但话说回来,专业的人才凭什么要到你的机构来呢,核心可能还是要看机构的资源。


马广志:那你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对资助型的基金会有什么期待?


张军:因为国内资助型基金会很少,所以它们在资助人才成长方面开展的项目就显得难得可贵。比如南都基金会此前的“银杏伙伴计划”和敦和基金会的“优才计划”,还有壹基金这十几年来对草根公益机构的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发展。


attachments-2022-03-qtV4jXwn621f2514919f1.jpg

04「环保公益生态好了,每个机构才会生活得更好」


马广志:对于环保公益领域存在的问题,你有一个判断说这个领域“说的多,做的少;会议多,行动少”。现在还这样认为吗?


张军:当年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状况,但现在行业越来越具备竞争性,政府购买服务在评估时也越来越重视项目成果。如果只是说开了多少次会,影响了多少人的改变,这是不太好评估和考量的,政府也不会太认可。这就倒逼公益组织要重视成果,要行动起来,而不是坐而论道。


比如说阿拉善SEE在全国各地的项目中心,都是由各地企业家组成的。而企业家思维就是重视成果,这种思维对环保NGO的发展是一种促进。一定要有实实在的行动和成果。


马广志:这的确是一种好的风向,非营利组织本来就是为成果而存在的。


张军:所以近年来有一些脱颖而出的机构并不是那些老牌的组织,而是以自己的专业性、行动力胜出的。它们无论是体量、社会影响力,还是在员工的专业素养上,都让我觉得跟过去的机构不太一样。


马广志:环保公益领域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张军:最大的问题是,目前环保类的公益组织并不多,虽然这类机构在我国相对来说是发展最早、比较成熟的。这些年,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支持力量也越来越大,但环保NGO的力量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至少在安徽是这样的。


环保NGO并不像早些年那样有影响力,在各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弱。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国家强势介入,推动和解决了一些环境保护问题;另一方面,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觉醒了,而很多机构采用策略和方法还是十几年前的。


推动环境保护,最关键在于公众参与。近年来虽然有互联网的加持,似乎公众参与环保更便捷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去做。而环保机构又很难设计出一些产品让公众接受,即使有也很单调,你总不能天天带领他们捡垃圾吧。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环境保护的特殊性,比如一个孩子没钱上学,可能1000元的捐赠就可以改变他上不起学的问题。但某个环保问题即使有了1000元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这导致环保NGO的发展除了在人员专业性上存在问题外,在运营、模式等方面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这些年我总的感觉是,虽然环保公益一直在做,但也没感觉做成太多的事,不怎么给力。这让我比较郁闷。


马广志:你曾经说过,对民间环保组织来说,“身份”的界定一直是个困扰。这种困扰还存在吗?


张军:还存在。当初,民政部支持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申请登记,环保类公益组织是不在其中的。现在,政府加强了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成立社会组织就要先找好“婆家”,即业务主管单位,有了业务主管批准成立的文件才能在民政部门登记。这种监管是必要的,但一定程度上可能又是一种束缚,想让环保部门作为主管单位并不容易。


attachments-2022-03-WdMtiuWN621f253cb36cf.jpg



由于环保部门不再愿意担任主管单位,后来在多方面资源支持下,民政部门接收了我们。那些还未成立的(机构)就更困难了。据我所知,现在行业内很多老牌的机构,要么注册到民政部门了,要么还是工商注册。政府要求有主管单位,但又没界定谁必须作为主管单位,如果所要找的机构不接受,那肯定注册不了。


所以,政策看起来是更加开放,也正规了,本意也许是好的,但很多细则对于NGO来说并不友好。


马广志:如果对环保公益前景做一个展望,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张军:从资助的情况来看,我是不乐观的。比如,本来签了协议说要做几年,结果某基金会突然变卦不支持了。而且,还有很多大型基金会转型了,不再关注环保领域;所以我觉得,环保公益组织的生存前景堪忧。


对善水环保来说,我们已经早早地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如前面所说,尝试做一些开拓和自主运营的项目,先保证自己活下去,再谈使命吧。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的。


而且,我们不但自己做,还要影响和支持更多的机构和人来做。毕竟,仅靠一家机构的力量太小了。十几年来,我们已经推动了40余家机构关注环保,组建了78家联合救灾机构,有300多人参与。环保公益生态好了,每个机构才会生活得更好。


未来,我们希望在每个市县的每条河流都有一支队伍来保护。

  • 发表于 2022-03-02 16:11
  • 阅读 ( 1083 )
  • 分类:知识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267
1267

24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07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