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认为,社区是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地区。社会学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社区作为生产、消费、生活和休闲的场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城市更新中备受关注。
社区更新
1.社区更新背景
2020 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认为,社区是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地区。社会学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社区作为生产、消费、生活和休闲的场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城市更新中备受关注。现有社区更新可概括为3种类型:
( 1) 针对住宅单体的改造。如辛同升、范悦,从历史文脉延续、建筑品质优化、室外热环境品质提升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 2) 针对特定空间的营造。如马宏、刘悦来,通过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实践,探索社区营造路径;
2.社区更新演进划分
中国社区更新始于1989年的旧城改造,此时城市出现了无序扩张、住房紧张等问题,政府通过基本生活设施更新,解决职工的住房困难。进入21世纪,更新向着微观渐进、多元共治方向发展。根据我国城市发展历程,将社区更新划分为以下3 个阶段:
第一阶段
提出有机更新理论,对社区更新进行初步探索
1、社会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此阶段以卫生设施完善和城市美化为主。1989年《城市规划法》首次提到旧区改建;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结束,全国掀起住宅开发的热潮。各地采取大拆大建改造方式,对住区环境一刀切,城市文脉被割裂,新建住区缺乏人文要素,开发建设缺少公众参与。大规模旧城改造率先从北京展开,菊儿胡同第一期动工,吴良镛先生提出有机更新理论。
2、实践探索
随着新的土地政策发布和市场经济确立,房地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对住区更新改造进行有益探索,确立了“社会环境效益为第一位”的思想和“积极保护、小规模逐步改造”的原则,提出依托原有历史文脉,打造具有独特人文气息的居住环境。此阶段以有机更新理论为基础,学界研究涵盖了旧居住区、历史街区等类型。
3、学术研究
该时期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围绕旧城改造与住区更新展开。1989-1996年全国举办了一系列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会议。1998年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工作会议建立了新的住房分配体系。1999年北京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待21世纪自然生态危机、城市化混乱、地域文化丢失等挑战。此时学术会议聚焦大规模旧城改造对原有城市肌理、文物古迹、居民心理需求等方面带来的破坏和冲击。
基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有机更新理论包含实体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主张采取分期分批、持续的方式,使城市重新走向新的有机秩序。此外,一些学者对国外的理论和经验进行解读。周干峙、吴明伟、张杰、方可等学者意识到当前改造过于片面,提出应重视经济、文化等对的影响。此阶段尝试用现代设计手法再现传统居住文化,提出住区应考虑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第二阶段
推动社区人文发展,更新实践和理论逐步丰富
1、社会背景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以适应新趋势与新发展的需求。社会对居住品质愈加关注,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建设城市,以公平、法制、和谐、文明、绿色、高效为基本原则推进住区建设。此阶段社区更新规模和力度进一步加大,导致城市结构解体、风貌丧失、文化缺失等问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城市总规修编,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范了土地出让政策,要求盘活存量土地。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强调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此外,多个一线城市政府相继推出城市用地计划与城市更新政策。
2、实践探索
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旧城密度高、拆迁规模过大、产权纠纷等问题亟待解决。该阶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追求方式多元和文化更新。小片区社区更新实践逐渐增多,如福州三坊七巷通过整治建筑风貌、保护原有肌理、使用现代材料和技术进行更新保护。此时实践聚焦社区文化特色,强调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注重社区营造,强调公众参与和利益协调。
3、学术研究
进入21世纪,学界不断吸收国外优秀经验,2005年北京举行中英城市复兴高层论坛,分享城市规划及住区更新的理论和经验。政府意识到单一主体带来的改造主导权失衡问题,2008年全国城市规划院院长会议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解读,关注城市弱势群体聚居区,探讨改善对策。2013年《时代建筑》举办“社区营造与社区商业的魅力”论坛,聚焦社区整体活力提升。
此阶段的社区更新成果丰富。吴晨介绍了欧洲城市复 兴理论,指出社区更新要注重邻里关系。张杰引入巴黎织补城市策略,强调尊重城市既有格局,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促进社区融合。辛同升、吴锦绣、卜雪旸、张祥智、张杰等学者反思以往大拆大建的做法( 表 6) ,强调激活社区内部动力,采用渐进式改造策略,提升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效益。
第三阶段
倡导多元主体参与,推动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
1、社会背景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等 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2014 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指出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代表城市发展由数量规模转向以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15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中国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从经济主导转向多元发展,增长模式从粗放扩张到集约更新,重点任务从空间分割到整合修补,管理体系从分离冲突到统筹协调,实施方式从主动实施到受理申请。2014年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标准,2018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分别以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划分城市居住区,同时要求完善社区公共服务。2019年和2020年连续发布老旧小区改造指导意见。“十四五”规划提 出“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从国家战略层面对社区更新和可持续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
2、实践探索
此时期社区更新成为热门话题,政府、居民和设计师共同合作开展实践。三坊七巷建立了我国城市第一个完整概念上的社区博物馆。随着15分钟生活圈的发展,社区在城市更新中成为与普通居民关系最密切的部分。此时实践主要由政府引导、多方共建、多元共治,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并注重后续管理,强调更新运作的“规范化”与“个性化”。
3、学术研究
2014年以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居环境品质的优化,各地围绕社区更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如2016年城市更新学术研讨会、2018年和2019年城市规划学会年会、2021年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举办专题研究,旨在探索社区更新经验。
此阶段规划对象从城市增量的新建社区转向存量的老旧住区更新,学界提出微更新理念,强调多元共治模式,关注不同利益主体,调动多方力量推动社区营造。匡晓明、朱云辰、高长征、沈娉、张杰等学者提出社区更新住房分配和职住平衡问题、社区规划师制度建设、社区精细治理与微更新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董雨霏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增强现实技术等,探讨数字转型背景下共建共享社区基层精细化治理方式。
总结展望
1、有机更新的演进脉络
社区更新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产生的实践与理论推进了整体进程,表10总结了演变脉络。1989-1999年,确立社区更新课题,提出有机更新概念,开展社区改造实践; 2000-2013年,引入国外经验,明确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对更新的影响,注重公众参与和邻里关系;2014 年至今,意识到社区居民话语权的缺失,主张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实施社区规划师制度和微更新、精细化改造路径,激发社区内生发展动力。
经过30多年发展,社区更新理论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索:
(1) 概念内涵清晰化。在有机更新影响下,人们意识到社区更新应包括更深的内涵——政府综合治理、城市产业兴旺、经济可持续增长、文化传承和创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生活幸福等多重愿景。
(2) 概念外延扩大化。现有更新注重改造前的策划和改造完成后的运营评估,强化人文社科角度研究,倡导政府、公众、专业人士、利害关系人等共同参与。
(3) 实践方法多样化。学界综合国内外经验,探索包括渐进式性能提升、织补城市、社区营造、精细化治理、微更新等多种改造模式,实现社区内生动力培育和社区持久发展。
(4) 治理模式人性化。长久以来,我国“强政府——弱社会”的社会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自我意识和社会空间正义。从有机更新走向社区微更新,实质上是唤醒人们的主人翁意识,通过治理模式创新,让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未来展望
现有理论缺乏本土特色,需梳理整合,构建中国特色社区更新理论
现有社区更新理论一方面套用国外经验而缺少原创性,另一方面对国内实践研究不够深刻,难以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更新理论。习总书记要求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本土理论。因此要在有机更新理论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深化理论内涵,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社区更新理论。
理论指导实践不足,需深入研究,形成高效的社区更新实施导则
现有社区更新理论停留在有限实践总结基础上,零碎且不成体系,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实践推广。影响力大、具有创新的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盲目套用这些模式导致实践缺少地域性与人文性。从理论到实践的可操作性需进一步研究,进而形成高效的社区更新实施导则。
社区更新实践中难以把控细节,需进一步完善,并向多元主体发展
在社区更新模式层面,由“自上而下”单一模式转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重驱动多元模式。当前国内社区更新仍以“自上而下”模式为主,政府干预力度大、财政负担重。但城市居民基数庞大、诉求多样,政府难以把控所有细节。因此需要出台更加完善的政策和评估机制,鼓励更多的居民和社会团体参与。“自下而上”模式可通过第三方组织的加入而实现,多种模式并进,构建多元治理体系。
缺少宏观视角,需跨领域多学科协作,促进社区更新发展
现有研究视角多集中于老旧小区物质环境提升,忽略从宏观系统角度看待社区整体。更新除了改善社区居住条件、提高环境舒适度外,还需从配套管理出发,提高公共服务和自治管理水平。此外,已有社区更新文献大多集中于城乡规划、建筑学和风景园林,而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的成果较少。应从广义建筑学角度,倡导学科融合,推动理论进一步发展。综上,我国社区更新实践理论经历3 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趋势,但仍有诸多问题和不足。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由扩张式向内涵式转变,社区更新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寻求学术突破,助力我国人居环境的提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选自《城市发展研究》2023年01期,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版社所有,侵联删。
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认识城市
文章编辑:规划师笔记
文章来源公众号:社区营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