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来:气候适应不是失败,及早行动是一项明智投资

2022年12月,由上海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Impact Hub Shanghai 影响力工场、New Energy Nexus 中国、绿色创业汇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迈向2060”气候峰会暨2022“低碳共创营”成果展示会在线上成功举办。在峰会上,世界资源研究所前中国首席代表李来来就气候适应议题进行了分享,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发生,而适应可以对已经发生事件和存在的风险进行防御,并详细介绍了应如何采取气候适应行动。

attachments-2023-12-30p3dd2m658c048d80217.png

2022年12月,由上海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Impact Hub Shanghai 影响力工场、New Energy Nexus 中国、绿色创业汇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迈向2060”气候峰会暨2022“低碳共创营”成果展示会在线上成功举办。在峰会上,世界资源研究所前中国首席代表李来来就气候适应议题进行了分享,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发生,而适应可以对已经发生事件和存在的风险进行防御,并详细介绍了应如何采取气候适应行动。


如下是李来来博士2021年在“低碳共创营”有关气候适应和技术创新的分享:


大家好,我今天跟大家一起讨论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为什么要谈适应?因为气候变化已经发生,而且即使马上全球都停止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仍然不能阻止已经发生的气候影响。这种情况会持续数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所以我们人类必须要适应这样的变化。


适应不是一种失败,而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存在的风险的一种防御。正确对气候适应进行投资能够带来三重红利,可以避免和降低未来的损失,还有通过创新——特别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为每个人带来社会和环境效应。


01 IPCC数据:适应势在必行


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已经完成了,下面两张图是第一工作组的报告。这个报告重申: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变暖的速度至少在过去2000年是没有过的。


左图的模拟数据和观测记录显示,2000年来地球异常的升温都发生在1850年之后,右图则显示1850年之后升温的急剧,而且其驱动因子主要是人类行为和自然力量的互动。

attachments-2023-12-WRuKkhXD658c051113980.png


在谈到未来气候的时候,下面这两张图就清楚地表明:未来的气候与今后几十年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相关的。左图告诉我们,人类很可能错失1.5℃目标的机会,如果不加大减排力度,2℃目标的实现机会都很渺茫。实际上我们正处在中值情景的路径上徘徊,也就是说到本世纪末升温很可能超过4℃。目前现实十分严峻。

attachments-2023-12-3lfpO6CT658c052f9ea87.png


国际能源署 IEA 最近发布了一个有关2021年全球排放情况的报告。报告里讲到随着世界经济从新冠病毒危机中强劲反弹,2021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6%,达到了363亿吨。


能源的温室气体(包括甲烷、氮氧化物和燃烧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也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煤炭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达到了153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反弹至75亿吨,远远高于2019年的水平,所以天然气使用的增加也是相当可观的。


在7个排放大国当中,就总量而言,2021年的前七大排放国有:中国、欧盟27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和美国。如果看这7个大国的人均排放量。目前全球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是6.3吨二氧化碳当量(含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及森林)。美国最高,为14吨二氧化碳当量;印度最低,是2.4吨;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排到了第三位,是9.7吨。


关于未来的气候的讨论,IPCC 第一工作组的报告有这样几个重要结论:一、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加剧直接相关,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高温、海洋热浪、强降雨、强烈的热带气旋的比例增加,以及北极的海冰、积雪和永久冻土的减少;二、在二氧化碳排放和积累增加的情景之下,海洋和陆地的碳汇功能以及效果都会降低。就是说我们一方面在不断排放,另一方面地球上的碳汇功能也都在减弱。三、过去和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许多变化在几个世纪到几千年里都不可逆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适应气候变化是一定要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说适应是势在必行。


02 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事件


强降雨


气候变化主要的影响之一是强降雨事件,大家可能都还记得2021年7月郑州发生的特大暴雨,当时郑州24小时特强降雨的雨量超过当地全年的总量。


其实科学家对气候变化导致的北半球强降雨的增加早就有研究了。2012年全球的气候模型就显示,受夏季季风的影响,中国的极端降雨事件在平均水平和强度上,在21世纪将继续加强和增加。2021年7月,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和英国气象办联合研究讲到绝大多数的社区都会继续遭遇因升温而不断加剧的极端恶劣天气,升温会使欧洲北部、中国、非洲中部和北美遭遇更极端更多的强降雨。


其实去年不仅是郑州,半个中国都受到了极端暴雨天气的影响,导致我国13个省71条河流都发生了超警戒以上的洪水。另外,世界多国,比如比利时、土耳其、希腊、美国都遭遇到了强降雨,气候变化造成了德国当地的暴雨量增加了20%。欧盟联合研究中心指出,其成员国因洪灾的经济损失每年达到了接近80亿欧元,如果不采取行动,到本世纪末这一损失将超过500亿欧元。


现在事实和科学家都警示我们立即采取行动,调动必要的资源适应气候变化,从而减少灾害的影响。


极端高温


2022年,我国遭遇了有史以来的高温天气。到8月中旬,高温已经持续了68天。除了黑龙江以外,全国所有的省都出现了高温,28个省出现了40℃。西北、青藏、华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南的高温全部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


全球的情况也是这样的,中亚、南亚、西亚、西欧、北欧和南欧诸国,还有美国、格陵兰都出现了破记录的高温:伊朗的高温达到53.6℃,葡萄牙47℃,英国40.3℃,挪威北极圈内也达到了32.5℃,芬兰31.7℃,都是气象观测以来罕见的数据。


2022年3月中旬,南极很多观测站都创下了最高温的记录。康科迪亚南极考察站气温比往年同期高出了40℃。我国的南极昆仑站有4天气温达到了38.1℃,同时北极也出现了气温超过历史同期30℃的情况。南北两极是一个季节相反,但是在同一时间出现了幅度高达30~40℃的升温,这个绝对是不寻常的。


03 气候适应关键行动领域


2021年1月,世界气候适应峰会在荷兰召开,讨论2030年气候适应行动议程,提出未来10年内所采取的适应行动,关键就是要提高人和社会的韧性。到2030年要通过经济和金融转型,建立一个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通过投资社区和人力资源,建设一个韧性社会,要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和发挥自然的力量去适应气候变化。


2030适应行动议程提出了12个关键的行动领域,其中包括了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和技术开发、灾害管理、水资源和供水、健康、融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等。以下是这12个重点关键行动领域的一张表。


attachments-2023-12-ovQwepEA658c0592f0a68.png


基础设施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关键行动领域中首先提出的是提高基础设施的投资,因为基础设施是最容易和最直接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行业或领域,自然灾害对基础设施的直接破坏造成的损失每年达到300亿美元,其中中低收入国家的损失占到了其中的60%。根据世行的一份报告,在中低收入国家投资更具韧性的基础设施,具有巨大的净效益,每投资1美元可以获得4美元的经济收益。


适应行动的第12个领域讲到的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什么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我举两个例子,如果没有珊瑚礁的保护,每年全世界的沿海风暴所造成的损失会加倍。珊瑚礁的保护给古巴、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和菲律宾这样的沿海国家,每年节约的救灾资金达到了4亿美元。在斯里兰卡的首都科伦坡,当地建设的湿地系统,就是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建设的湿地系统,在保护城市不受洪灾侵害的收益远远大于保护这片湿地所支付的成本。我们要保护自然,让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其抵御或者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


技术开发


应对气候变化的第3个领域提到的是技术开发,我们必须去鼓励投资和利用技术进步的优势来应对气候变化,因为技术能够为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提供根本的解决方案。比方说脱碳水泥,水泥的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而它的使用也在增加。我们都知道按照目前全球建设的速度,到2060年建筑数量会翻一番,这相当于在未来的40年里,每30天建造需要一个纽约市所用的水泥。


还有一个技术,大家可能对这种技术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个技术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就是合成生物学技术。这个技术可以简单地被称为转基因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优化生产菌株,包括 DNA 的合成,生产出非肉汉堡,就是用植物或者各种物质通过基因的合成,可以造出与牛肉汉堡味道、口感完全一样的汉堡。相较传统的牛肉汉堡,这种非肉汉堡可以减少土地需求96%,减少温室气体排放89%。


还有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提高植物的根冠比,放大控制土壤的碳吸收和矿物碳化的过程。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目前种植的植物,它如果有100%的营养成分或者实用经济价值,我们目前的使用量只是15%,而其他的85%都没有得到利用,所以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就可以提高根冠比让我们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植物的有用成分。


所以我个人认为,气候变化排放量如果不能有效降低,那么技术就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解决方案。此外,合成生物学其实还可以大大提高树木的碳汇功能,如果改良地球上10%的数木,那么它们的碳汇功能就可以提高90%。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这个技术开发,而这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领域。


04 国际上成功的气候适应行动案例


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展了适应行动,颁布了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提出了适应的目标、行动计划、识别行动的重点领域。欧洲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建立了自己的考核制度和考核系统。不少国家或地区在系统评估不同情景下气候变化对本国或者本地区的影响和趋势,建立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数据库,共享数据支持决策。有些国家还建立了有利于气候适应的投融资机制,包括保险业等。


现在看一些比较成功的适应行动。首先是欧洲城市受极端气候事件灾害影响的行业评估:欧盟根据不同行业的受灾报告,对欧洲城市受极端气候事件灾害影响的行业进行了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去识别优先行动,优先的投资领域和决策,为决策提供了非常有效的依据,就是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投资的重点领域放在哪个行业。


我们再看一个最佳实践,就是葡萄牙塔梅拉的水循环系统。为了应对强降雨和洪灾,他们2006年在当地就在塔梅拉这个地方建设了29个湖泊和蓄水空间,形成了一个水循环系统,它的功能就是保留蓄积雨水、补给地下水。建成后到今天为止,这个系统能充分吸收持续的强降雨水量,用于灌溉流域内的土地。


还有巴塞罗那的城市森林工程:巴塞罗那面临的主要气候变化挑战包括气温上升、降雨量减少以及干旱和热浪等极端事件的增加。多年来,城市致力于城市森林的建设和养护,有效地降低了地表温度。在暴雨之际能减少城市地面径流和洪涝灾害的强度。城市森林还有其他协同效应,比方说净化空气、减低噪音污染、平衡水循环以及碳汇、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的作用。


丹麦的暴雨管理方案:哥本哈根于2013年就开始实施暴雨管理方案,包括300个地面的工程项目,计划每年完成15个,建成的项目已经显出成效。这个项目包括市中心建设和铺设输水道路和管道,将积水及时输送到湖泊和港口,以及把空矿区和公园建成为可以储存大水量的保留区,在洪水发生时这些区域就可以变成湖泊。


05 中国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2022年5月,我国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其中提出阶段性的目标是2025年要做到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机制基本完成,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机制基本完善,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那么最终这些目标是否能实现?如果实现了,是否能有效地去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影响呢?这个战略里没有讲,但我觉得还是需要一套可测量的评估体系来评估我们的战略是否完善,以及战略是否有效地实施。


适应战略还提出了重点的适应行动领域,比方说加强气候变化检测、预警和风险管理系统、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强化经济社会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格局等等。


那么,要通过什么样的具体行动来加强、提升、强化、构建?我觉得还是需要识别更具体的项目。比方说上面提到的葡萄牙塔梅拉建设水循环系统、哥本哈根市300个地面工程组成的暴雨管理方案等,这些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去参考。


在战略实施方面,《国家气候变化战略2035》也提出了要加强财政金融支撑,具体怎样加强,还有待更具体的目标和措施。


还有我们提到了要深化国际合作,这个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毕竟气候变化的影响,是跨国际的,是地域性的,所以国际合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数据公开共享,这些其实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考虑和落实的问题。


最后我想用尼古拉斯·斯特恩的几句话来结束我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尼古拉斯·斯特恩在2006年的报告就提出:“尽早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收益,会大大超过不行动所付出的代价;及早行动是一项投资,投资的收益不仅是为了避免未来后果非常严重的气候风险,而且会大大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这样的投资是明智的,因为在及早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将会有更广泛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机会。”

  • 发表于 2023-12-27 19:11
  • 阅读 ( 215 )
  • 分类:环保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溪泽源
溪泽源

42 篇文章

作家榜 »

  1. 瓜瓜。 45 文章
  2. 溪泽源 42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