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000亿一次性杯子困局待解,首份循环杯试点指引发布

“全球每年使用的 5000 亿个一次性杯子,首尾相连可往返月球 85 次,其中大量最终流入环境并碎裂成微塑料,对水体、土壤乃至人体健康构成长远威胁。”11月18日,环保机构摆脱塑缚项目经理陈艾佳在中国循环杯实践研讨会上介绍。

attachments-2025-11-umZeK5us69219758021df.png

“全球每年使用的 5000 亿个一次性杯子,首尾相连可往返月球 85 次,其中大量最终流入环境并碎裂成微塑料,对水体、土壤乃至人体健康构成长远威胁。”11月18日,环保机构摆脱塑缚项目经理陈艾佳在中国循环杯实践研讨会上介绍。


陈艾佳强调,中国现制饮品行业规模突破4213 亿元、年人均消费约 18 杯的背景下,一次性饮料杯正在成为增长最快的城市垃圾来源之一。


单靠回收体系难以应对这一激增的废弃物流。“全球每年产生的废弃物只有11%得到了回收,且回收率和回收材料的使用率提升缓慢。目前我们急需转变单一线性生产消费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将有望创造万亿美元级的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谭旖琦指出。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新塑料经济项目经理贾柊楠同意,单靠回收无法彻底解决塑料污染问题,重复使用(Reuse)是实现包装系统的循环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当可重复使用包装实现规模化运营时,可减少多达70%的包装相关碳排放。


“需要强调的是,现代重复使用并不是回到‘牛奶瓶时代’。现代模式通过系统化设计,将部分流程外包给专业物流与服务提供商,通过数字化管理、便捷的回收返还方式以及精简的用户操作,最大程度降低使用门槛,让重复使用更便利、更可行、更具可持续性。”


11月18日,广东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联合摆脱塑缚发布了国内首份系统化的《循环杯模式试点研究及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总结国际最佳实践并结合本土情境,为循环杯在中国落地提供可直接使用的操作框架。会议在首次启动了循环杯模式试点的浙江舟山举办,向百万线上观众介绍了舟山试点的初步成效。

attachments-2025-11-B7LJTDB16921977ec64b3.jpg

《循环杯:可持续餐饮包装新未来》报告封面


重复使用模式崛起:破解一次性塑料困局的关键路径


循环杯并非“换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杯子”这么简单,而是通过押金制度、借还机制、逆向物流、标准化清洗与再分发等环节构建的完整闭环系统,是重复使用体系在餐饮茶饮现制饮品场景中的核心形式。


摆脱塑缚项目经理陈艾佳介绍,国际研究已多次证明循环杯模式的环境效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旗下的生命周期倡议项目于2021年发布的生命周期评估研究报告显示,循环杯在高效清洗条件下,其环境影响显著低于任何材质的一次性杯子;绿色和平东亚办公室于2023年开展的循环杯体系研究进一步证实,即使在最低使用频次下(20次),循环杯在所有环境影响指标中均表现出优于一次性饮料杯的环境效益。


随着全球包装减量趋势加速,循环杯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一项行业研究显示,通过循环杯体系与包装减重协同推进,可使废弃物总量减少约66%,其中循环杯本身贡献约 14% 的减量效果。


循环杯将成中国饮品行业的下一条绿色增长曲线


随着饮品市场规模扩张与环境压力叠加,循环杯正成为中国饮品行业迈向绿色、低碳、高效的新基础设施。《指引》指出,中国具备快速开展试点并迭代优化的政策与产业基础,完全有条件在未来数年形成规模化循环杯体系,推动行业的系统性减废与商业创新。


事实上,循环杯模式已在发布会所在地舟山有了第一次试点尝试。


摆脱塑缚项目经理丁奕介绍,在舟山市普陀区青浜岛的循环杯试点,在1个月运营期内,在无押金、无罚金的情况下,归还率达97%。“青浜岛的游客在使用循环杯后,归还的意愿非常高,超出我们的预期。”

attachments-2025-11-3gQjQlxL692197d92f1f3.png

青浜岛上关于循环杯的宣传海报

attachments-2025-11-BM9OFt37692197f5a322b.png

青浜岛试点上使用的循环杯


指引给出中国落地的系统路线图:政策、企业、公众三方协同


《指引》不仅提供案例分析,更首次为中国大陆提出系统化的行动方案,被视为其最具独特价值的部分。


在政策层面,《指引》建议制定堂食及自带杯政策标准、探索设定循环杯使用比例、研究一次性包装附加费,并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循环经济或减塑专项基金。地方政府可在校园、大型活动等场景率先禁限一次性杯。江苏省2024年1月发布的《江苏省"无废城市"建设奖励办法(试行)》提供了重要借鉴,该办法明确奖励资金分为基础奖励、项目奖励和表彰奖励三项,其中基础奖励标准是每个市160万元/年、每个县120万元/年,表彰奖励标准是每个市500万元/年,循环杯项目完全符合其“源头减量类”项目要求。


瑞尔行为中心总经理及创始人李诗扬分享其与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军课题组及摆脱塑缚联合出品的2025中国消费者对重复使用模式态度调研结果。连续三年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公众能够准确识别“重复使用”概念;在饮品消费中,超过六成消费者愿意尝试循环杯,而当提供小额优惠或看到“多数人都在用”时,使用意愿可提升至七成以上。


调研主力受访者以20-40岁的年轻人居多,他们受教育程度高、消费力强、环保意识浓;这群人正成为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中坚力量。如今,“重复使用”不再只是“时尚”或“环保”的象征,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约”“实惠”“更方便”。

attachments-2025-11-k910Xhif69219830c676e.png


随着《指引》的发布与舟山试点的率先落地,中国循环杯模式正从概念示范迈向实践深化的关键阶段。在减塑压力与绿色转型需求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一个更节约资源、更具韧性的饮品消费新生态正加速成形。


中国循环杯的故事,正在开启新篇章。


-End-


编辑:摆脱塑缚

  • 发表于 2天前
  • 阅读 ( 44 )
  • 分类:环保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溪泽源
溪泽源

19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溪泽源 190 文章
  2. 瓜瓜。 45 文章
  3. 合一绿 40 文章
  4. 邹胜利 32 文章
  5. 大欣 29 文章
  6. 远道可思 24 文章
  7. 1267 24 文章
  8. 曾俐 21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