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双碳” 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下,青年力量正成为环保创新的核心引擎。2025 年 10 月 17 日,中华环保联合会携手联邦快递,在北京正式启动 “联创未来・全国大学生环保创新创业大赛”,为全国高校学子搭建起一个 “创意落地、能力进阶、资源对接” 的绿色平台,携手各方公益力量,全面激发青年学习环保创新潜能,为美丽中国注入青春动能!
随着城市化加剧,蘑菇多样性正在减少:不仅种类更少,功能也更单一。公园面积和管理方式影响蘑菇种类与功能多样。城区和郊区公园的蘑菇群落差异显著:不仅种类不同,性状也各异。城市公园常铺...
在9月24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承诺到2035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能源消费总量的30%以上,并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提升至2020年的六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当“气候变化”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政策文件中,很多立足社区的民间组织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路径:我们在做的这些事,和气候有关吗?
随着生物多样性丧失速率加剧,传统以"严格保护"为核心的保护区体系逐渐显露出与社区发展脱节的局限,保护区的建立时常对临近社区造成诸如移民、资源使用受限、生计丧失等负面影响[1]。在此背景下,"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概念应运而生 (点链接详细了解)。
近来,两只中华白海豚成为大湾区最新的城市风景。事实上,比起“海豚”,当地居民和网友们更习惯称呼它们为“白切鸡和豉油鸡”。毕竟,白色与粉色的身体,圆滚滚且比例偏大的脑袋,再加上直立的姿态...
在《巴黎协定》签署1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巴西贝伦亚马逊雨林地区正在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承载着全球的厚望。大会的核心谈判议程包括减排、气候适应、更具包容性的公正转型,以及更具雄心的气候融资——推进实现到2035年每年1.3万亿美元公共和私人气候融资的目标。其中,慈善部门也应发挥其独特作用。
“全球每年使用的 5000 亿个一次性杯子,首尾相连可往返月球 85 次,其中大量最终流入环境并碎裂成微塑料,对水体、土壤乃至人体健康构成长远威胁。”11月18日,环保机构摆脱塑缚项目经理陈艾佳在中国循环杯实践研讨会上介绍。
经过一轮又一轮通宵达旦的谈判,作为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的关键节点,在巴西贝伦举办的第三十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于2025年11月22日落幕,最终确定了被称为“贝伦政治包”的决议文本。这份文件一方面稳住了多边气候机制,回应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诉求; 经过一轮又一轮通宵达旦的谈判,作为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的关键节点,在巴西贝伦举办的第三十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于2025年11月22日落幕,最终确定了被称为“贝伦政治包”的决...